一、项目概况

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阿穆尔河)大桥是中俄界河黑龙江上首座现代化公路大桥,也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标志性工程之一。黑龙江大桥项目于2016年11月开工建设工期3年,于2019年10月通车。路线全长199公里,项目总投资额24亿元。

大桥由中俄两国共同修建,在中俄两国界河上合龙。主桥全长1284m,跨径布置为3x665m钢-砼叠合连续梁+(8475+84+5X147+84+8475)m矮塔斜拉桥。下部结构为实体式墩身,装配式护面块砌筑,上部双柱式方墩,墩顶设盖梁,扩底桩基础。

BIM技术应用:

 

项目难点:

1.沟通难:设计图纸为中方设计,存在中俄语言差异,两国对于二维平面图纸的沟通理解存在很大困难。

2.施工难:黑龙江大桥很多结构为异型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沟通存在很大问题,比如护面块施工等。

3.监测难:本项目为矮塔斜拉桥,顶推合龙关键点是中俄在建工程关键里程碑,如何实时监控各个阶段施工,保证顶推能够在预定时间点完成成为一大难题。

4.节能减排:项目地处高寒地区,昼夜温差大,可施工周期短,跨越黑龙江两国对环保要求非常高,如何有效利用施工场地成为个关键问题。

二、项目BIM应用

1.无人机+实景建模:

利用 ContextCapture建立实景模型,对单体赋予资产属性,实现项目资产管理数字化。通过三维空间量测,确保设备、构筑物安全净空。通过实景进行场地规划,优化建筑与设备关系,场地利用率达到95%。

三维实景模型:

 

2.施工过程交底形象化,可视化——主要模式为DGN格式、3DPDF格式和i—model pad格式,i-model可附带word、exce和mp4等格式文件,重点体现在施工模拟动画绘制,应对复杂工序的工艺控制,为施工过程分析提供极具参考价值的可视化数据;通过 Navigatori组织模拟中桥施工进度,分析项目进度合理性,减少时间维度上的冲突,改进施工进度安排,使项目在规定时间内得以完成。

可视化主桥梁:

 

3.参数化——有效节约建模时间,提高模板拼装,坐标放样精度,确保测量精度达到5mm以內,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合格率满足行业质量标准要求。

主体桥梁参数化建模:

 

借助 Prostructure创建了LOD300级别主梁施工模型,主塔施工模型提取工程数量及施工大样图,指导钢结构下料、加工及拼装。

 

通过 PowerCⅳi,快速建立了三维道路模型(KO+100K1+000基于 Ecschema框架,添加自定义属性,提取道路工程量,为后续项目管理尤其是产值及成本管理提供准确数据。

通过分层建模,分层管理,实现路基进度管理精细化。在廊道模板中,已经确定分层的逻辑关系,分层后,每层都将具有独立的材料属性和几何属性。

路基分层模型:

 

4.临时结枃的承载力验算为降低河道施工对黑龙江流域的污染,由施工便道方案变更为施工便桥,水上平台设计采用 RM Bridge有限元分析对桩基、主梁等单元模拟,从结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方面优化校核,缩小水上平台布置范围达20%。

水上平台施工模拟:

 

5.特殊工艺施工模拟——借助BIM技术,对水上钻孔、顶推工艺进行动画模拟及VR模拟,优化作业方案;基于 Microstation ConnEct Edition,开发了顶推施工工艺模块硏究实现顶推监测数据与模型驱动同步,提升技术、进度、质量管理水平。

6.数字化施工——开发了数字化管理系统,网络化、智能化BIM管理平台,打破信息传递瓶颈,提升传递效率,汇总分析施工数据,实现业主方、监理方、施工方三方的数据流转。借助3D打印及VR技术,充分显示出BM技术在三维立体展示应用方面的强大优势,使项目参与者更加直观地了解项目进展和最终效果。

7.智慧建造CSC管理系统

CivilStation Construction5D简称(CSC)项目管理系统,直观而高效地应用在施工工艺复杂的黑龙江大桥项目上。基于模块化优势,集成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实现工序级管理。

借助于多维度的施工模拟,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并进行成本预测,协助管理者进行项目决策,实时完成进度、成本、质量等信息归集和传递,进一步助推公路桥梁建设领域科技含量和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推进企业管理从传统单一的二维模式过渡到可视化、可知化、可控化和数据化的BIM管理模式,也为大桥后期运维管理奠定了数据基础,为这座世纪桥梁赋予了崭新的“数字生命”。

CSC主要模块:

1.C/S端(本地客户端),主要负责模型展示,漫游、进度模拟及进度查询质量查询、成本查询、工艺模拟等。

2.B/S端(web端),具备进度、质量安全、投资管理数据录入、审批报验、支付及数据库管理功能。

三、智慧建造应用总结

功能实现:

基于Bentley ProjectWise数据平台的管理系统,实现了建设方、业主方、施工方、监理方和物资供应方的有效对接和沟通。设计文件得以共享和及时更新;在物资采购方面,通过引用BM技术对工程构件进行精准算量,提高了预算精度,有效解决了物资供应方不能准确判断工程所需材料用量的问题,为施工方和供应链提供了有效的搭接。

在验收方面,施工方通过自检后,将检测数据上传管理系统,监理方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施工方能够实时接收验收结果,迅速组织后序工作的开展;业主方通过管理云平台能够实时掌控工程的设计、进度、成本、安全、质量等方面的信息,从而改进施工方和业主方之间的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