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炼化“四个强化”筑牢雨季安全生产堤坝 |
进入汛期以来,多地出现了强降雨、雷电、大风等灾害天气,为保证装置生产稳定,塔河炼化公司公用工程作业部及时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护管理措施,筑牢雨季安全生产堤坝,确保装置生产平稳运行。
强化交通安全管理。本着早部署、早打算、早谋划的原则,作业部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做好跟踪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安全警示教育,确保员工思想上坚定安全红线不动摇;当班期间重点巡检路线增加巡检人数,结伴而行;遇到极端天气情况,及时通知作业部人员注意交通安全,对人员通勤、交通安全情况做好跟踪。
强化设备维护保养。增加现场应急照明设施;更换老化接地线,并对其他接地线进行继续排查;疏通地沟,对上游排水进行调整,控制循环水反洗及排污时流量;对房屋漏点做沥青防水;排查现场电缆槽盒,防止机泵检修时消防水流入电缆沟。
强化安全隐患排查。作业部强化隐患排查整治,确保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到位,定期对电力输电线路及设施进行检查,确保线路周围无施工,线路上方无树木遮挡;工艺调整污水调节罐、事故池处于低液位运行,留有应急空间;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做好跟踪管理工作,异常天气情况及时通知停止现场施工作业。
强化生产应急管理。健全应急管理责任体系,提升整体落实能力,编制《停、晃电异常应急预案》,下发《极端雷雨天气晃电应急演练方案》。为预防突发天气造成大面积停水、停电现象,7月30日下午,作业部开展了作业部联动应急预案演练,将桌面推演和实际演练相结合,积极组织班组员工学习 晃电事故预案,熟悉预案重点,有预见性地防止次生事故发生,确保装置始终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济南炼化挥发性气体治理装置一次开车成功 |
7月13日,济南炼化污水处理场挥发性气体治理装置一次开车成功。
该装置于2021年3月底开工建设,6月底中交,采用模块式三箱式蓄热高温氧化炉,加工能力为5万标准立方米/小时。装置设有三个蓄热器,为一进一出一吹扫工作模式,将有机废气加热至800摄氏度以上,将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氧化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产生的热量被陶瓷蓄热体“贮存”起来,用于预热新进入的有机废气,降低运行成本。
该装置投用后,济南炼化污水处理场内部废气全部引入该装置,实现达标排放。
川维化工积极应对高温“烤”验 |
近日,重庆市持续高温天气,多个区县最高气温达40℃以上,给驻渝企业安全生产带来严峻“烤”验。
川维化工部分机泵因受高温影响运行能力出现下降的趋势,为保障公用工程用冷却水供应稳定,水务运行部组织专人对存在缺陷的机泵进行及时处理,通过合理安排检修工期和作业内容,及时排除设备运行能力的缺陷,保证夏季公用工程的循环水稳定供应。聚乙烯醇运行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冷冻机等设备开展特别维护,确保冷冻水量和温度达标供应,并对受高温影响的生产设备及时处理,保证产品生产负荷工艺需求。
目前,川维化工正以集团公司“五查五严”保安全专项行动为抓手,围绕深化设备长周期运行开展隐患排查,狠抓装置平稳运行,夯实本质安全基础,确保各装置平稳度夏。
茂名石化全力确保汛期油品供应 |
7月份以来,我国多省份普降暴雨,持续不断,汛期时间长,降水、积水严重,甚至有的地方还发生洪涝灾害。为确保汛期油品供应,茂名石化铁运分部装油车间全力组织油品装运出厂。据统计,7月该车间累计输送油品出厂96.35万吨,其中柴油28.84万吨,较好地满足了华南地区防汛、抢险、救灾、复产对油品的需求。
他们按照“四特一态”要求,认真部署极端天气“三防”工作,加强台风暴雨期间领导带班和干部值班,增加“四不两直”检查频率,通过重奖安全卫士、巡检之星、操作之星,提高职工查隐患抓整改的积极性,全力确保罐区安稳长满优生产。
他们积极优化油品出厂方案,合理调配车源,优先安排汛期时间过长、油品供应紧张的地区的铁路槽车进厂装车。当遇到加剂调和、倒罐压油、装车外运冲突时,他们严格执行调度指令,优先腾出装车流程,启动双泵装车,保证保供油品高效畅运出厂。他们充分发挥管道安全、快捷、量大的输送优势,加强与珠三角管道、西南管道沟通,一有需求计划,马上改通流程,争分夺秒把受灾地区急需的油品管输出厂,保障汛期油品市场供应。
高桥石化化工区域装置消缺检修完成 |
7月22日,随着高桥石化丁苯橡胶装置顺利投用,历时3个月的该公司化工区域装置消缺检修顺利完成,实现安全环保一次开车成功。
此次检修涉及3套化工装置,消缺项目421项,技措项目18项。检修期间,高桥石化狠抓现场安全管理,施行一级网格人员每日现场检查、二级网络人员每天两次现场检查、三级网络人员蹲点现场检查监督;对检查出的“低老坏”和违章行为及时曝光、落实整改;实施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环保监督管理,确保环保措施落实到位、污染物有序收集、环境污染风险可控。
上海石化首用机器人为管道做“肠镜” |
近日,无损内壁检测机器人“现身”上海石化,为该公司炼油部焦化装置大油气管线做了首次管道“肠镜”检查。依靠六对特殊的行走轮和优化的控制算法,这种机器人能在直径300毫米至800毫米的管道内部进行水平、倾斜、垂直等多种方式无障碍爬行,并用携带的检测设备为管线留下影像检查资料。
焦化装置大油气管线结焦是影响装置长周期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焦化油气管线的特点是管线长,存在垂直爬升及弯管部位,在以往的检修清焦工作中,因为检修人员无法进入管道内部,导致清焦质量检查成为工作难点。
使用机器人钻进管道内部做“肠镜”,焦化装置技术人员首次通过电脑屏幕就可清楚看到管线清焦的结果。依据这个结果,装置对管线特定部位进行了深度冲刷,让这条重要管线在今年彻底“洗了个澡”,为下阶段实现更长周期运行创造了更好条件。
据了解,完成此次任务的机器人是国内某民营企业的创新成果。通过对机器人行走轮的精准控制和算法优化,这台检测机器人能够在不损伤管道的情况下,携带50公斤以内的检测设备,以每秒5厘米的速度在管道内爬行。通过更改携带的探测模块,机器人能用涡流、超声波、空气耦合等多种方式为管道做 “肠镜”。上海石化以焦化装置管线清焦为目标,与该民营企业共同开展科技攻关,并在今年检修中首次用实战检验了攻关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