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石化成功进军高端碳材料市场

2021年84日,茂名石化10万吨/年高端碳材料联合装置成功产出合格针状焦(生焦)产品。该装置采用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RIPP)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由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SEI)设计,中国石化第十建设公司承建。

针状焦具有低热膨胀系数、低硫、低灰分、低金属含量及易石墨化等一系列优点,主要用作石墨电极和锂电池负极材料,在国防、冶金和新能源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十四五”期间,我国加快推进能源革命,随着电炉钢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高品质针状焦的需求呈现爆发性增长。然而,国内优质油系针状焦生产企业稀少,产品仍大多依赖国外进口,致使市场供不应求。

中国石化以“一基两翼三新”产业格局为指引,抢抓发展机遇,利用成熟的技术研发优势和丰富的催化油浆资源,致力开发“劣质油浆生产优质针状焦技术”,并建设投产工业化应用装置,深入推进高端碳材料发展。

该装置以催化油浆为原料,生产高品质针状焦产品,并副产干气、蜡油、柴油、汽油等。装置投产后,可将低附加值的催化油浆高效、绿色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电极、负极原材料和清洁油品,实现石油资源价值最大化利用。

该装置首次采用顺序控制系统进行除焦操作,杜绝人工误触操作,安全性能好;生产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大幅提升劳动效率;除焦、水处理、除尘等环节全部实施密闭化,可有效减少废气排放,实现绿色环保生产。

装置于201911月动工建设。茂名石化坚持“用开车统筹优化施工统筹”,高标准、严要求组织装置建设、人员培训和生产准备等工作,提前介入“三查四定”,攻克了疫情影响以及装置工艺技术新、新型设备多等难题,实现高水平一次投产成功,为我国石化行业探索劣质油浆生产优质针状焦技术应用提供了成功经验。

该装置投产后,茂名石化炼油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对提高我国针状焦生产技术水平及扩大生产量,推动国内新能源电池原材料加工和转型、以及电炉炼钢行业的发展具有示范性意义。

福建石油启动级应急响应防御台风卢碧

8月4954分,福建省气象台变更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信号。“卢碧”台风于5日白天在广东陆丰一带及福建晋江沿海登陆,沿海风力自南而北逐渐加大,最大风力达9-10级阵风11-12级,沿海地区有暴雨,局部大暴雨。

福建石油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下发紧急通知,自 8415:30时起,启动《福建石油防台应急预案》黄色预警,Ⅲ级应急响应。要求各市分公司密切跟踪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台风、暴雨、水情、汛情等预警信息,及时调整应急响应级别。

目前,“卢碧”台风带来的暴雨及大暴雨仍在福建多地持续,福建石油正根据《福建石油自然灾害防范管理细则》启动Ⅲ级应急响应值班,落实安全、零管、物流、信息部门根据细则安排好人员值班,及时应对台风应急处置,安委会成员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应对各种紧急情况,确保汛期安全。

天然气分公司龙口LNG接收站召开项目启动会

8月3日,天然气分公司龙口LNG接收站项目启动会以视频形式召开。集团公司发展计划部、油田事业部、物资装备部、能源管理与环境保护部等有关部门出席会议,天然气分公司相关领导和人员参加会议。

天然气分公司龙口LNG项目是国家能源战略和环渤海天然气产供销体系建设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也是中国石化天然气“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该项目属于旧有码头改造工程,绿色环保效应显著,可以减少港区矿石、煤炭等散杂货接卸作业扬尘污染1万吨/年、减少港区雨污水排放50万吨/年,并且项目取用电厂温排水气化LNG外输,可实现碳中和5万吨/年,对缓解环渤海地区天然气供应紧张、提升企地储气调峰能力、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环渤海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山东省和中国石化碳达峰及碳中和目标重要举措。

启动会上,天然气分公司龙口LNG接收站从项目前期工作、工程准备情况、项目管理策划和问题建议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汇报。与会人员围绕项目管理机构建设、工程计划目标、安全管理、开工报告、物资采购、土地收储、“五化”工作落实、智慧化场站建设、数字化交付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集团公司工程部对龙口LNG项目工程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开展情况给予了肯定,并对下步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一是要落实责任,明确目标,统筹安排好项目工程建设工期。二是要提高依法合规意识,严格按程序办事,加快推进各项工作。三是要紧密结合现场实际,优选管理模式、理顺管理流程,完善运行体系,统筹项目规划和执行。四是要高度重视“五化”和智慧化建设工作。从临建开始,细化落实具体要求,确保将智慧化和“五化”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五是要高度重视安全管理,确保工程建设安全高效有序运行,打造优质工程。

下一步,龙口LNG接收站将按照集团公司统一安排部署,积极做好项目核准工作,力争202111月底正式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