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相隔,世代孤悬海外的舟山,因为一座世界级工程,终于告别“非舟楫不相往来”的历史,从海岛时代跨入大桥时代,在我国实施海洋战略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9年1225日,总投资105亿元,设计基准期100年的舟山跨海大桥(舟山大陆连岛工程)正式通车。跨海大桥建成之后的车流量以每年6%10%的速度增加。如今日均通行量大约为2.5万辆。桥面的路况质量就得经受严苛考验。然而省交通运输厅每年通报的浙江高速公路路况质量显示:舟山跨海大桥连续多年在全省高速公路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QI)、路况综合得分中排名全省第一。


能在海洋气候、特殊地形、巨大车流压力下保持十年如一日的平稳,与跨海大桥设计、建造、选材的严苛要求密不可分。近日,笔者向当年桥面摊铺的沥青供应方——浙江宝盈SK物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宝盈SK集团),了解这一世界级工程的背后故事。


过硬材料 优良工艺

力挺大桥路面“超期”服役

2021年10月底,舟山气候宜人。驱车行驶在西堠门大桥上,除了偶尔吹耳边的海风声,胎噪微乎其微。从建成至今12年过去了,西堠门大桥、金塘大桥等几座大桥均无大中修,驾驶舒适度与建成之初无异。

“大桥是有生命的,把他当做家人一样倾注心血,去维护,它会给你应有的反馈。”参与当年舟山跨海大桥建设的指挥部相关人士感慨万千。为了让桥面更加坚固耐久,钢桥面上铺装的石头不用普通石料,而选择了造价高昂的玄武岩石,在沥青的选择上也必须以高质量为准绳,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任何差错。

“经过到宝盈SK集团的储油库实地考察,从运输、仓储、加工流程都十分规范,原料也是最优质的”,单选择沥青材料这一环节,就花费了近半年时间,反复比选、论证、实地考察。“经过反复研究,我们最终确认采用了宝盈SK集团的环氧树脂沥青。”

在环氧树脂沥青混合料和改性沥青、重交沥青摊铺过程中,对拌和工艺也有极高的要求。“摊铺只能在最热的夏天进行,且要一气呵成”。为了与阵雨天气“赛跑”,必须在2-3小时内完成一幅路面的沥青摊铺。过硬的材料加上优良的工艺,让几座大桥至今保持了优秀的路况。


12年无大中修

节省养护资金2个亿

与普通混凝土路面相比,舟山跨海大桥钢桥面自身的结构与恶劣的使用环境对材料的使用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除此之外,桥梁还会受台风、海水影响,桥面气候恶劣、空气酸碱度腐蚀性强,桥面上的沥青容易产生裂缝。宝盈物资集团提供的环氧沥青与重交沥青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这些桥梁的特定属性和气候特点,更是对沥青铺装层的疲劳性能、防水损害性能带来极大挑战。”宝盈物资集团销售经理张英介绍,“因此我们对改性沥青作了调整,生产更适合跨海大桥的沥青产品。同时在施工全程提供技术支持,帮助施工方解决路面摊铺工程中面对的实际挑战。”

建成初期,他们对路面养护提出“保证3年、争取5年、创造8年不大修”的预期,“一般沥青路面,5年之后就要全部重新摊铺一遍,按照西堠门大桥和金塘大桥的工程量,造价在1个亿左右。”舟山市大桥建设管理中心相关人士表示,“因为维护得当,目前大桥的沥青路面还能再坚持用上5年,相当于目前已经节省了2亿元资金。”

此外,如此“坚挺”的沥青路面其实只有5厘米厚。养护单位为此对超重、超限的大货车以及危险品车严格检查,基本没有让超重、超限的大货车驶上大桥,这使得大桥的沥青路面得以“延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