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路安”办到群众心坎上
“以前我们村这条路比较陡,又没有安全提示和护栏,老人骑电动车、摩托车下坡时就怕发生事故,都盼着在陡坡处修建护栏。”贵州省盘州市外山岚村村委会主任张怀树说,今年8月至9月,交通运输部门考虑到群众出行安全,在坡度较陡的地方都修了安全护栏,让村民放心出行。
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挂心间,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今年以来,贵州省交通运输厅聚焦贯彻新发展理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保障基本民生、深化政务服务改革等方面,制定《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明确12项任务,扎实有序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落实。截至目前,7项“我为群众办实事”任务已全面完成,剩余5项任务即将完成。
完成6000公里县乡道路面改善提升
“以前乡道路况不好,从镇上回寨子,10公里的路程坐车要30来分钟。今年路面重新铺了沥青,现在只用10多分钟就能到家,坐车也很舒适,不像以前一样颠簸了。”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弄苑村村民汪昌满脸幸福地说。
乡村振兴,交通先行。作为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村村通硬化路、村村通客运”的省份,贵州把“路路安”摆在重要位置。为方便广大农村群众便捷出行,贵州交通把县乡公路路面改善提升工程、农村公路危旧桥梁改造工程、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确定为“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重要内容。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采取动态现场督查、抽查、核查和厅领导重点督导、大数据分析比对及“一周一调度、一周一督查”方式,督促项目业主单位加快实施项目进度。针对项目建设推进滞后的市州,贵州交通于9月初印发了百日攻坚行动方案,组建起省、市、县三级工作专班,明确各级专班工作职责,细化剩余工程任务目标、具体工作责任,联合推进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目前,贵州交通已全面完成6000公里县乡道路面改善提升任务;完成村道安防工程建设2669公里,是目标任务的177%;实施危旧桥梁改造主体框架159座,完工121座。
扶贫扶智提升群众幸福感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现阶段工作的重点之一。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明确,17名厅级领导联系从江县24个定点帮扶村,37个党支部对接23个村党支部,助力乡村振兴走上快车道。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从江县政府共建了“校地职教研学基地”,今年“从江班”招录从江籍学生156人。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帮助协调湄潭至石阡等3条高速公路和从江县交通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施工任务,带动从江籍51支队伍、737人就业。
变化不仅发生在从江。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来,贵州省交通运输厅聚焦“千里乌江党旗红·碧水蓝天炼丹心”流域党建品牌创建,通过联学联建联发展的方式,安排资金解决东风湖化屋码头安全基础设施建设,购买了水上安全监管设施与库区污染物接收装置,解决沿线村镇便民停靠点、产业路建设等问题,累计为乌江沿线群众办理了38件实事,切实增强了沿线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交慧办”细分服务更便民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聚焦便民为民服务,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通过优化办事流程,实现业务申请、审核、批准、办证“一窗口”办理,极大方便群众办事。截至目前,全省共办理服务事项5.48万件。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还在省直单位中首创“交慧办”平台,对省级67个政务服务事项进行细分,设置道路运输、海事航务、资质评定、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项目建设5个办件情景,使事项分类更加人性化;将原办事指南要素精简为群众最关心的办理地点、时间、申请材料、步骤、联系电话5个要素,实现了“一个码即可选择、一页纸即可打印、一张表即可查询”,让群众对所需办理事项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