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105国道改造后效果图。
3月30日,记者从鹤洲新区筹备组获悉,为进一步加快鹤洲新区(筹)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开工,鹤洲新区筹备组科技创新和商务局起草了《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珠海保税区)关于支持招商引资项目“拿地即开工”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鹤十条”),现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时间截至4月8日。
记者梳理发现,“鹤十条”主要包括10条政策措施,可概括为“两补助”“两奖励”“优服务”三个方面。其中,“两补助”为“建设前期费用补助”和“临时办公用房补助”,对在一定时限内竣工验收备案的项目,给予其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一次性补贴,补助上限500万元;对租赁自用办公用房的项目投资方,按人均30平方米、每月每平方米最高80元的标准予以租金、物业费补贴。通过给予前期费用补助,鼓励企业在洽谈阶段即开展勘察设计及相关论证工作,达到“拿地即开工”效果,使项目进度赢在“起跑线”。
“两奖励”为“高品质建筑奖励”和“提前竣工奖励”,对在一定时限内竣工验收备案且投资强度(元/平方米)达到标准限额以上的项目,给予其高品质建筑奖励,补助上限400万元;在一定时限内开工且在核定时限内提前竣工验收备案的,每提前1天竣工验收备案给予最高5000元奖励,最高不超过50万元。通过高品质建筑奖励、提前竣工奖励,推动企业提高建设水平,合理排布周期,提升建设速度,早建成、早投产。
“优服务”包括提供“管家式”服务、允许分阶段报建施工、推行并联审批、靠前服务做到“一次办好”、优化事中事后审批服务、推行竣工验收定制服务。通过临时办公用房补助、提供“管家式”服务、允许分阶段报建施工、推行并联审批、靠前服务做到“一次办好”等措施,推动项目从“拿地即开工”后,加速度推进,做到有问题马上解决,审批事项一次办好;通过优化事中事后审批服务、推行竣工验收定制服务等措施,为项目定制专属竣工验收流程,既管控工程质量,又加快项目进度,促进项目尽快建成投产。
“此次政策奖励力度空前,符合条件的单个企业,最高可获1000万元补助和奖励。”鹤洲新区筹备组有关负责人表示,珠海市第九次党代会明确将“产业第一”作为工作总抓手,“鹤十条”是鹤洲新区筹备组贯彻落实“产业第一”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不仅通过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来优化企业投资环境,更拿出“真金白银”鼓励企业发挥投资主体核心作用,促使政企双方相向而行,共同加快产业项目建设,有效缩短项目审批建设到开工投产的时间G105国道综合提升工程规划许可已在近日获批,记者从建设单位获悉,该项目4月启动,提升内容包括对南坦路口以北路段进行沥青加铺、辅道提升以及新增非机动车道等具体项目。
G105国道是香洲区通往西部沿海高速、中山三乡等地的主干道,自明珠北路向北,串联沥溪、南溪等片区,沿线不仅有大量物流基地,还有三溪科创小镇等产业发展平台,可谓是珠海的“门面路”。记者了解到,由于常年车流量大,目前路面已出现部分裂缝、沉陷等病害。降雨时部分区域易发积水,日常也对司乘的出行舒适性产生影响。而伴随着后续三溪科创小镇产业的集聚、金溪大道等交通项目的配套建设,G105国道将继续扮演重要的交通功能。G105国道旁以高架桥形式建设的香海大桥支线通车后,G105国道的交通压力将被分流,正基于此,G105国道综合提升工程的实施被提上议事日程。
据悉,纳入本次改造提升范围的路段总长4.9公里,自南坦路口到西部沿海高速路口。原本双向八车道的主线将保持原有车道数量不变,提升改造主要是针对马路裂缝等病害进行逐一处理,现状部分沉陷的路面予以调平,再整体加铺一层4厘米厚的沥青面层,改善提升交通出行的条件和环境。而原本车流量少、常被违停车辆占用的东侧辅道,将新建缺失的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辅道按照两车道标准建设,后期将成为由南向北单向道路,衔接南福路、南溪大街(可连通至梅界路)、创源路(在建)、金溪大道(G105国道至梅界路段)、丰达路、里工路等。对于目前路段易积水的问题,提升工程将增设雨水收集系统,通过绿化带改造、路面调坡等方式,加快路面雨水排放。
记者从工程实施单位珠海正方集团了解到,该综合提升工程工期计划为18个月,预计2022年4月可动工。正方集团计划采取分区域施工等方式,做好细致的统筹部署,尽全力将施工对现有道路交通的影响降至最低。预计将优先开展主线路面的沥青铺设等施工环节。项目的实施将改善城市大门面貌,打造安全畅达的交通环境,为产业发展提供硬件设施保障。